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建设方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全育人 >> 建设方案 >> 正文

以赛为法“五强”IT类人才培育体系构建及实践

发布日期:2023-06-15    作者:     来源:     点击: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


前期工作基础

(一)申报依据:

1.“五强”IT类人才培育是服务国家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新技术人才。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是新发展趋势和必须道路。落实“三全育人”研究和实践、培育“政治素质强、思想作风强、专业技术强、创新能力强、心理体格强”的IT类人才,是学院服务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2.“五强”IT类人才培育是推动先进技术突围的迫切需要。面向日新月异的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面向西方对我国有先进技术封锁,我国急需在“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方面突破,才能实现突围,推动“三全育人”,培养“五强”IT类高素质人才,是学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3.“五强”IT类人才培育是高校提高贡献率的实践路径。高校只有适应和推动国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办学职能和价值。当前,高校学生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心理体格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五强”IT类人才培养切中了要害和实质。面向蓬勃发展的中医药事业及健康产业,面向信息和智能技术,落实“三全育人”,着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可堪大任的人才,学院才能谱写高质量发展出新篇章,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二)前期基础

1.办学历史积淀深厚。医药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安徽省计算机中医应用研究所、学校网络信息中心,合署办公。讯飞现代产业学院是省级现代产业学院。现有职工7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000余人。科教研用一体化,20多年的办学实践与改革发展,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实践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网络安全与心理健康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三全育人”的研究实践有宽实的基础。

2.组织管理机制健全。学院党委是学校首批标准化建设党组织,下设5个教工党支部(其中教工第一党支部为全省样板党支部)、6个学生党支部。党政办、教学办、学科与科研办、学生工作与就业办等科室,分工会、分团委组织健全。设有3系(医学技术系、智能医学系、医学工程系),2中心(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为“三全育人”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保障。

3.育人探索成果丰硕。学院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医药IT类人才,逐步形成了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学院“2+2”中韩合作办学模式,已成为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的示范性窗口;讯飞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3+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学院始终重视和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践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培养了3000多品学兼优、实践能力过硬的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是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

4.育人体系健全有效。学院党政齐抓共管育人工作,全体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课程育人,管理人员认真落实服务育人,党组织、辅导员贯彻思政育人,已牢固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学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强化实验和实践的育人效果,编印了“课程思政案例集”,“全方位”育人已得到充分体现。学院建有大学生创业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二级辅导站,计算机公共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学风建设为中心,改革学生评价方法,针对大一新生设计了思想教育、迎新主题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系列活动;针对大二大三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参加智能车、大数据等学科竞赛;针对毕业年级学生重视实习实训,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全过程”育人成果丰硕。

5.育人形式创新特色。重视实践,建立2个校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开展,形式丰富,“关爱青少年、感受新发展”服务队获2020年安徽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优秀实践团队;听从召唤,先后4次承担了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引导师生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培育社会责任感;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每年获奖50余人次,曾获国家级、省级一等奖。



试点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一)基本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为导向,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全面统筹学院各方面资源,以赛为法,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院“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着力培养“政治素质强、思想作风强、专业技术强、创新能力强、心理体格强”“五强”IT类人才。

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确保“三全育人”的长效性;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增强“三全育人”的实效性;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激活“三全育人”的原动力;坚持育人工作到支部到系办,强化责任落实,提高“三全育人”的保障力;坚持“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的有机融合,丰富活动载体,彰显“三全育人”的吸引力。以“十育人”为基础,“五育并举”,不断构建育人平台,不断完善育人队伍,不断丰富育人内容,不断改革育人评价体系,通过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全方位培养“五强”IT类人才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动教育,通过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全过程培养“五强”IT类人才综合素质和心理体格;通过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全面保障“五强”IT类人才成长成才,探索和实践完善人才培育体系及其路径。

(二)总体规划:

按照“一个体系、三全格局、六大保障、五大行动”的总体框架,实现党建领航,与发展相融合,构建完备的“五强”IT人才育人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性创新型医药IT类人才。

1.探索形成“五强”IT类人才育人模式

“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通过实施“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不断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锻炼大学生专业技术、心理体格,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党和国家培养可堪大任的人才。

2.健全完善高效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

提高全员育人新意识;建立全过程育人新机制;确立全方位育人新体系;全面统筹学院育人资源,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实现党群联动、强化项目带动、注重专业素养、培养职业规范,一体化构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组织活动等各项工作的互联互通、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人人尽责,时时有为,处处有效。

3.建立“五强”IT人才培育的六大保障。

广泛与行业、企业、驻地联系,建立育人协同平台;梳理思政教育与学科竞赛的需要,建设项目数据库;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建设实践育人品牌项目库;根据学院行业特性、学生年级特点,组建学生创新研究团队;围绕专业导航、创新创业教育,在校内外建设实践育人专家库;加强“三全育人”工作的日常管理分析和成果运用,建设“三全育人”记实考核平台。

4.综合运用十大育人方法,切实促进和保障“五强”IT人才培育成效。

充分利用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新形势,智能中医药工程高峰学科、讯飞现代产业学院的新平台,深化党建领航,深化校企协作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深化学科竞赛,合力推动“五强”IT人才培育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取得成效。

(三)具体举措: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实施“十大工程”项目,形成“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五强”IT类人才培养体系。

1.全面构建高水平的“三全育人”体系

树立全员育人新意识。精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正确把握高校培养目标的新定位,将育人工作渗透到知识传播、科技创新、行政管理、生活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落实到师生员工的职责规范中,整合各方面育人力量,营造和涵养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建立全过程育人新机制。着力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结合专业学习的不同阶段,入学、学习、实践、生活、毕业、就业等不同环节,党员发展、评奖评优等重要工作,“德智体美劳”并举,把育人工作贯通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增强教育教学的温度、科研创新的力度、思想引领的高度、管理服务的热度、立德树人的效度,真正满足和牵引学生成长成才。

确立全方位育人新体系。全面统筹学院育人资源,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强化项目带动、注重专业素养、培养职业规范、强化保障引领、实现党群联动,一体化构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的生态环境,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组织活动等各项工作的互联互通、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切实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人人尽责,时时有为,处处有效。

2.建立高标准的六大“三全育人”保障。

1)协同育人平台:与企业、红色教育基地和驻地社区、与兄弟院校相关专业合作,形成校企协同平台、校地协同平台、院院协同平台各2个。

2)学科竞赛数据库:结合党建和思政工作,结合基础学科、专业学科、创新创业各级各类竞赛,建设项目数据库。

3)实践育人品牌项目库: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年级特点,形成精品项目50项以上,并至少推广实施2年以上。

4)学生创新研究团队:每年组建学生创新研究团队100个以上,团队有明确的人员分工、建设目标、工作计划、考核成果。培育特色团队20个以上,作为重点支持。

5)实践育人专家库:在校内校外人员构建的实践育人专家库2个以上,60人以上。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职业导航。

6)“三全育人”记实考核平台:建立较为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生活动随时填报、定期考核,每年向学生发放“三全育人”电子成绩单。

3.推动“五大行动”,确保十大育人综合实效的运用。

1)实施宣传引导行动,促进学生政治素质强。

全面实施课程育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保障发挥主渠道作用,领导带头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实行课程主讲教师制度,开展教案评比,深入开展观摩和案例评优,改进教学评价方法;全面挖掘育人要素,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取得成效。

持续加强组织育人。充分发挥学院各级党组织作用,自觉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推进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和基层党组织提质创优建设计划,积极选树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制定并实施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学生制度,落实学生导师制;规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廉洁教育,持续反对“四风”;落实党建组织员制度,常态化规范化高质量地开展党员发展工作;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载体形式,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结对共建活动

2)实施生态建设行动,促进学生思想作风强。

深入开展文化育人。 依托党史教育和乡村振兴,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校园文化教育;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广泛开展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培育、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加强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培育文化品牌,繁荣校园文化,涵育师生品行。

创新落实网络育人。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保障校园网络安全运行;动员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教学名师、优秀辅导员参与网络育人;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等活动;试行培育建设网络育人工作室形成学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精品项目,重视网络文化优秀成果的认定和奖励。

务实推动管理育人。明确管理岗位职责,全面推进AB岗、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制度;编制岗位职责说明书;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强化作风建设和示范效应;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政治考核,严格查处违反师德和学术不端行为;加强预算和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培育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让广大学生在接受管理中,体现成长示范。

不断深化服务育人。坚持“以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加强监督考核,落实服务目标责任制;设立“学生服务中心”,统筹处理学院学工、教务、实习就业等等日常管理事务,打造以“学生自我服务”、“一站式”为核心理念的服务育人体系及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素质能力,进一步做好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衔接,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的过程中教育人、引导人。

3)实施培育指导行动,促进学生专业技术强。

着力强化科研育人。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建立教研一体、学研相济、产教相融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师生科研交流互动舞台,大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普及中医药知识,培养师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搭建1-2个科研平台,凝炼2-3个科研方向,组建1-2个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督促开展周会(交流讨论)活动;深入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师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充分发挥论文指导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形成论文指导教师同时担任就业辅导教师与实践、实训指导教师的的科研育人体系;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对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论文、项目、课题给予师生双方资助;设立党员“科技与服务先锋岗”,引导师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4)实施实践锻炼行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强。

扎实推动实践育人。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统筹推进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有机融合;完善师生志愿服务评价认证和保障机制,建立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支持制度;继续利用和新建实践育人与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社会实践体会交流和成果评比,深入提高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传统项目质量;加强课程见习、“小学期”综合实践改革;构建“2+2”中韩合作、“3+1”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加强项目特色建设、导师团队建设;打造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创业孵化、以赛促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全流程服务平台,保障“智能车”“程序设计”等平台、团队建设,稳定50个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力支持,有组织地开展数学建模、物理实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学科竞赛,推动其成绩计入创新学分;以双创实践为基础,建设若干创客实验室,积聚创新创业实践人才,营造创业氛围,落地具体创新创业项目;发挥好科大讯飞校企共建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构建课程建设、课题转化、成果深化、实训竞赛、项目孵化为一体的双创实践链。

5)实施培训推广行动,促进学生心理体格强

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加强学院心理咨询二级辅导站建设;完善“二级辅导站—辅导员和教师—心理委员—宿舍”四级心理工作架构,构建全面渗透工作模式,建立“四级”预警干预体系;加强学院学生心理服务志愿队、学生心理委员的培训与指导工作,每年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运动会,推动学生心理基本量表使用、基本干预方法运用,多渠道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采取深入新生宿舍、辅导员和心理委员每月班级心理报告等方式,全面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做到早发现、早关注;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心肺复苏等技术,作为劳动教育考核内容。

全面推进资助育人。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动态管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以促进家庭困难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养成为抓手,切实增强受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全面发展意识;推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组织参加“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评选,努力达到资助既“育”困难学子,也“育”全院学生的目的。

(四)进度安排

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于2023 6月启动,到 2024 5月完成。试点建设期间,全面统筹所有资源,分类项、设梯度,稳步推进建设内容。

1.方案论证阶段:20236-20237月。成立领导组、工作组,整合总结前期基础,梳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思路,研讨形成具体工作方案。

2.具体实施阶段:20236-20245月。根据工作方案分阶段组织实施各项内容,定期进行总结反馈,形成系列典型做法和特色品牌。

3.总结推广阶段:20245-6月。总结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品牌、工作机制和优秀案例,将成果固化为工作机制,开展宣传推广工作,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效纳入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五)条件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各领导分工负责、各部门协同联动、师生员工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坚持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每学期2次研究分析三全育人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完善试点运行机制,切实加强“三全育人”工作的统筹、评估和督导。

2.压实各方责任。要坚持改革创新,继承和发扬传统工作优势的同时,积极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新变化,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打造工作品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要落实工作责任,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研究梳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突出问题和重点难点,研究制定详细的任务责任书,建立包括岗位责任、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一岗双责等在内的责任体系,将责任压紧压实。学院将加强督导考核,把三全育人工作作为师德师风等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党的纪律的监督范围,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3.聚焦内涵提升。要聚焦党的建设、课程思政、教师思政、网络思政、文化育人等领域,精耕细作,多点发力,在基层单位培育一批三全育人工作先进典型。要总结凝练先进工作经验,推出一批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广泛宣传推广,促进经验分享和品牌示范。

4.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培训和动员,把“三全育人”的思路、目标、措施,贯彻到每位师生,统一思想;加强结合和融入,把“三全育人”的基本要求,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统一行动;加强建设和提升,把“三全育人”的有效载体,与平台和队伍建设相一致,统一推进;加强研究和创新,把“三全育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与精品项目、品牌活动、名师工作室创建、领军骨干人才培育相结合,统一开展;加强预算和考核,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把“三全育人”的经费,纳入各项育人项目的经费投入,确保政策及经费保障落实到位,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工作体系。


预期效果

(一)预期成果:

通过创新探索五强”IT类人才育人模式,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个方面的育人功能,引领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构建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做出一定的推广和示范效应。

1.构建系统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通过实施“十个工程”,锻炼大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成长为可堪大任的人才,形成一定的推广和示范效应。

2.打造完善的特色项目库

通过“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建设各类项目库。

1)思政教育项目库:课程思政项目、入学教育项目、大学生讲思政(党史)比赛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诵读项目、社会实践精品项目、“三下乡”项目、优秀教师宣传项目、优秀党员宣传项目、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考核项目、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养项目、辅导员工作室项目、“五四”主题教育项目、活力团支部建设项目、“十佳”大学生评选项目、毕业生文明离校项目

2)学科竞赛项目库:基础学科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大赛;学科专业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安徽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竞赛、安徽省大学生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类:“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3)实践育人项目库:学术讲座项目、实践育人基地项目,各类创新创业项目

4)素质拓展项目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项目、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心理健康知识竞赛项目、心理运动会项目、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培训项目。

3.形成一批育人平台

通过“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形成学院“智能车”、“程序设计”、“大数据技术应用”等3个知识竞赛、创新创业平台,校外文化传承教育基地1个,实践育人基地5个。

4.发表一批理论实践研究论文

发表“三全育人”相关研究论文2篇以上。

5.形成学生、教师获奖

学生获得省级以上表彰20项以上;

教师获得省级以上表彰2项以上。

(二)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工作体系的形成。“三全育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院各部门、各环节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该工程融合了管理人员、教师、辅导员、家长、校友、企业专家等不同育人主体,需要有效整合资源。

难点是育人主体同向同行。一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三全育人”理念入脑入心入行动,并以机制体制保障该体系的有效运行;另一方面,需探讨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督导评价机制保障监督“三全育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针对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时间、评价方式等均需进行思考设计;同时要注重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发挥好督导评价的激励作用,使该体系在运行中不断调整、完善。

(三)形成的育人制度与模式

1.育人制度

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将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实施十个工程,制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三全育人”实施方案》、《医药信息工程学院“三全育人”特色品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医药信息工程学院“三全育人”考核评价管理办法》等。

2.育人模式

五大行动,构建五强”IT类人才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全面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性创新型医药IT类人才。

(四)可供借鉴与复制的经验

学院探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赛为法,实施五大行动,形成包括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十大育人体系在内的一批可供借鉴与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1.依据专业特点,建立与专业结合的五强”IT类人才育人建设模式。

2.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和学院特色,在大学生政治素质、思想作风、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心理体格上,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可供借鉴的育人工作经验。

3.依据大学生不同阶段成长规律和特点,分阶段分层次打造特色品牌项目,在项目规划、实施、总结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可供复制的项目管理办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