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实践育人为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院分团委紧扣时代主题,组织广大青年学生结合实际,坚持点面结合,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种别”的立项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一是抓好实践基地建设。学院分团委立足学院,面向社会,以“弘扬雷锋精神,促进文明建设”为中心,把志愿服务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学院分团委与驻地八联村、肥西县古埂社区结对志愿服务活动,促进了青年志愿者的制度化、规范化、项目化建设。二是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学院分团委广泛开展抗疫抗洪、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敬老助贤、爱心献血等活动,组织了第十四届安徽省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志愿服务、百里毅行志愿服务、校庆60周年志愿服务。近六年,学院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40余项,累计5500人次参加,广大同学活跃在校园、奉献在社会,在服务社会中见世面、受教育、长才干。三是提高实践活动成效。六年来,学院分团委组织开展了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参加国际巴厘岛志愿服务活动以及独具学院特色的电脑义诊活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六年来,学校共组建校级以上6个暑期“三下乡”重点团队,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个,捐献图书300余册,学院两次荣获省级“暑期三下乡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称号,多次荣获校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称号,一大批老师同学获“三下乡先进个人”表彰。学院以每年3月志愿服务月为契机,集中开展大型志愿服务活动,2019年学院荣获“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学院大学生实践活动受到了中国中医药报、安徽网、安徽中医药、中国文明网、合肥晚报、巢湖先锋网、合肥文明网等省市媒体的广泛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赵倩文/文图 吴成海/审核)